登大霸尖山         2010.7.9~11

Page-3

 霸尖山,早於1927年首次有攀登紀錄以來,一直是最吸引人潮的高山,新測海拔高度為3492公尺。大霸尖山與其西南側的小霸尖山並立於海拔高度約3300公尺高的水平岩層基部上,原為一小地壘,冰期以前經過劇烈的水蝕剝離作用後的堅硬殘丘,形如雙耳,泰雅人稱為Babo Papak,意為雙耳嶽。大霸尖山是日據時代日人所命名,但不知是於何時命名。僅知道在1927年8月首登前後,已廣泛地被稱為「大霸尖山」。攀登大霸尖山外,可順登其側峰小霸尖山3418公尺、3297公尺的伊澤山及3112公尺的加利山等四座百岳名山。大霸至小霸尖山的步道是沿稜線緩下後陡上,近小霸尖山基部,幾成落石區,而且岩質破碎不堪,行來有些危險。小霸尖山回眺大霸尖山,別有一番不同的景象,其他的視野則略遜於大霸尖山。(以上節錄自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手冊)

繞過中霸山下的森林後,終於大小霸尖山出現在眼前

在此展望極佳的位置上,我們不斷從各個角度拍下大霸尖山的身影

 

經過4小時奮戰後終於只剩下幾百公尺距離,可以親臨大霸尖山的腳下

小霸尖山的身影也在咫尺之間

山的另一方可見雲海出現在山腳下

越接近大霸尖山越難邁開大步前進,因為不捨放棄任何展望大霸的角度

這幅大霸尖山影像不斷出現在各個網頁、海報和書本中,除非親眼目睹否則難以形容壯觀的感受

繼續開拔往大霸尖山的腳下

小霸尖山身影豁然呈現在對面

過了中霸山後大霸尖山已經近在眼前

下中霸山的途中正是展望大霸尖山最佳的位置

幾百公尺下方就是大霸尖山的步道起點

傳說中的大霸尖山朝聖之旅從此正式地展開

每年秋冬季的強風和冰雪,常常使登大霸尖山更加險峻難行

考量安全性最好選在七月夏季登臨大霸尖山

皎潔的天空和無風的天候下,從任何角度欣賞大霸尖山都是無比震撼

在天氣條件絕佳的環境下,藍天和白雲更襯托大霸尖山宏偉的山形

附近的垂直岩壁同樣震撼著登山者的心

大霸尖山步道起點的鐵欄杆

當初架設這些鐵欄杆曾經引起不少爭論,如今已是記憶中大霸尖山的一部份

只有在強風和冰雪覆蓋的季節登臨大霸,這些鐵欄杆的價值才會被重視

通往小霸的步道必須從大霸尖山下的基座繞過

這又是另一個被爭論的人造設施,如今已失去保護的意義

被落石毀壞的鐵網走道自身難保,如今成了被憑弔的設施

從鐵網走道毀壞的情況可知,落石的殺傷力一點都不能輕忽

仰望大霸尖山下的天空,垂直的山壁遮蔽半邊天空

小霸尖山位在大霸尖山不遠的西南邊

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並立於海拔高度約3300公尺高的水平岩層基部上

小心通過大霸尖山有如城牆般垂直的岩壁

任何人經過都會忍不住抬頭仰望天空

 

大小霸尖山是冰河期經過劇烈的水蝕剝離作用後的堅硬殘丘

泰雅人稱大小霸尖山為Babo Papak,意為雙耳嶽

大小霸尖山基部,幾成落石區,而且岩質破碎不堪

大霸尖山的基座岩層頗有地質研究的價值,層層相疊的變質岩層實在太精采

可見許多像這類呈現多邊或立方體的岩塊

岩塊排列相當均勻又規則,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人造的磚牆

仔細看可見不少呈現直角四方型的四稜砂岩

甚至像是這種正四方型的岩塊

 繞過大霸尖山的基座到達攀爬大霸的斜坡底

許多年前爬大霸尖山靠著鐵梯幫助可抵達壩頂

但是鐵梯因為維護不易容易發生意外,雪霸國家公園於是拆除鐵梯並禁止爬上大霸尖山

從大霸尖山往南邊望去就是著名的武陵四秀

大霸尖山的背面又是另一個完全不同風貌

早上10:00雲霧已經上升至3000M高度

雲層企圖再度攻陷大霸尖山的四周

天空中只剩下小霸尖山上空依然深藍

被雲霧包覆著的大霸尖山

雲層重新佔據大半個天空,並且把大霸尖山當成俘虜

雲層逐漸降臨大小霸尖山的陵線

陽光只能透過雲層的破洞輕拂又眷戀著大霸尖山

陽光幾次企圖強回天空的主控權

但是固執又難纏的雲層不願放過大霸尖山和周圍的群峰

我們靜靜的等候著雲霧把大霸尖山還給陽光,但是希望越來越渺茫

差不多是應該告別大霸尖山的時候了,只是不知與君一別,何日再相見

接下頁